Hao, Zhuoqun

Logo

An unnecessary hidden gem | photo profolio

About me

See all posts

1 March 2023

老文章-虾米之后,新AI们会在审美上战胜人类吗

by VaBi

引子

音乐作为人类现代生活最廉价的精神伴侣之一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为了听音乐也砸了重金购买各种播放器,耳机音响等等。但是听歌总有两个永恒的话题,1.听什么?2. 为了听歌要不要付钱?虾米几乎是一己之力把这两个问题拉高新的高度,也拉到资本的风口浪尖。

虾米简史

竞争,优质内容不管用

虾米的倒下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它具备一个完美在线音乐平台的特质,优秀的推荐,和谐的社区,简练的UI(后期不行),智能的检索等等。区别只是大资本们选择谁。也许虾米死了我们缅怀虾米, 网易云挂了的话也有更多人缅怀它。但是从细节中我们也能窥见虾米落败的起源

ppqq 关停公告发出后,虾米音乐团队成员在一封告别信中坦言,“不可回避的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曾错失了一些关键机会。在音乐版权内容的获取上,没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音乐需求,这也是我们最大的遗憾。把目光看向未来,我们相信也期待着,将有更加丰富的音乐内容服务形式出现。”

所谓‘关键机会’和‘多元化’说人话就是,某次当我想听王力宏,周杰伦的时候,选择只有QQ音乐。对我来说这没什么,但对于很大基数的用户来说,连王力宏和周杰伦都听不了的app留着就没啥用了。在最初的版权战役中落败就奠定了用户流失的趋势,尽管后来又能听了,已经形成惯性的用户却不会再回来。这很好理解,更换平台是有成本的,用户的决策取决于这个成本(转移曲库,重新训练推荐算法)和收益(能不能听最爱的歌)是否对等。当回归虾米没有收益的时候,自然没有人回归。

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人,虾米的推荐是好一点,但可有可无。虾米的曲库缺失则是重大问题。对于少数更看重虾米推荐的人则恰恰相反。而重视流量资本,并不会在意少数人的感受,他们选择了更大基数的其他平台。尽管彼时QQ音乐曲库错误百出,尽管网易云评论区令人无语,尽管某些平台天天推荐短视频配乐,但是用户和流量就是财富。

鲸落?虾米罢了!

我曾一直以为虾米是一条巨鲸,它的鲸落能喂饱好多人,但事实是残酷的。虾米停服前的月活不到一千万,连别的平台的零头都不到[ 6]。 (只是结合公开资料的估计,各个平台的流量数据都是商业机密,咱也不是技术流,没法调查到真实用户活跃数据。)就算一半用户转用网易云,三百万加入一亿用户量的网易云实在微不足道(3%),掀起不了什么波澜。你要说这是用户数锐减之后的结果,实则也不然,虾米用户数量最高(根据推算)时候也并不处于前三之中。

虾米长再大,搁浅时也不会变成鲸鱼。

以上简述了虾米的兴衰衰衰历程,不难发现,靠梦想和小众是难以在在线音乐这摊水里活下来的。推荐算法作为虾米的杀手锏,既不构成技术壁垒,也没有通用性 – 毕竟人的审美是有差别的。而版权和资本确实难以逾越的护城河,牢牢把用户所在酷狗和QQ音乐里。与此同时,我会思考另一个问题,作为听歌的人,作为这个市场的消费者,我们的理想国在哪里,这些我们朝夕相伴的大平台,是否在给我们画一张楚门的世界。

为什么我们需要音乐推荐

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推荐

近十年来,‘华语乐坛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从‘靠日本歌才能好听’的港台口水歌,到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型古风歌,到小鲜肉们令人咋舌的唱功和古怪稀奇的西海岸中文饶舌Fusion,以及近年来短视频的大火更是让音乐沦为‘配乐’,成为视频内容的放大器。这些某些人口中的‘土味神曲’占领地铁车厢,超市,甚至KTV。而对比来看虾米用户因为有虾米编辑部这个‘襁褓’,即使在曲库严重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持续听到好音乐,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华语乐坛,甚至全球乐坛有什么变化。因为乐坛从来不缺好曲子,只是缺发现她们的耳朵。当一旦离开了这个襁褓,你会在央媒的短视频里听到用烂了的bgm,会在B站‘年度音乐排行里’听到抖音神曲,会在网易云的推荐里听到一堆动词打次,低频溢出的所谓‘Lofi-beats’,无论你点多少次不喜欢它都会接着推给你,仿佛你的世界只需要低音鼓点,会在apple music的国语推荐歌单里真正无语。

平台掌握着音乐推荐的权力(包括短视频剪辑软件中的配乐推荐),实际上可能是音乐人的生杀大权。推出去的曲子,需要大多数人喜欢,也需要短视频好用。这就给音乐生产蒙上了一层功利的阴影,因此华语乐坛难出精品。诚然,这套逻辑很受那些叫嚣‘华语乐坛已死’的人们的喜爱。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种现状对于那些稳定产出古风音乐的创作人,对于短视频创作者和明星培养公司来说,不应该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吗?所以矛盾点在于

  1. 一部分(哪怕是大多数)人的审美主导了音乐审美,导致小部分人感到不适。
  2. 平台填鸭式的音乐推荐影响力太大,普通人其实并没有选择。
  3. 资本和一部分人乐见其成

我很难说长此以往音乐人会怎样,毕竟音乐推荐并不是这个领域面临的唯一难题。但就我个人和身边一些小伙伴来看,听歌环境确实在变差。难听的歌曲填充着网络视频,找喜欢的曲子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我想引出观点:好的音乐推荐是必要的,一方面能满足几乎所有人的审美、精神需求,一方面也能训练大众的审美能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样做的虾米音乐之死

推荐到底难在哪,

音乐审美是很主观的,但也是很客观的。主观性不必多说,客观性在于大多数人喜欢听的一定不会难听。用古典音乐举例,大多数人都听过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肖邦的f小调夜曲,或者莫扎特的小夜曲,雅俗共赏是这些曲子最大的赢面。所以现在大多数平台会依靠听众标签和相似度(相似用户群、协同过滤等)来推荐 [2]。简而言之算法认为相似的用户会喜欢的某一类相似的曲子,这能保证它在客观上不难听。但也很难带来惊艳和’命中注定我和这首歌相遇‘的感觉。这也是虾米推荐系统成功之处 – 无人问津但‘意外好听’的曲子总能被那些金耳朵编辑们发现,并偷偷藏几首在每日30首推荐里。用户的音乐品味非常复杂,并不是简单的音乐流派能解释,这也是相似度推荐诞生的初衷,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这种算法并没有理解某首歌为什么被某个人喜欢。总之音乐推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深度神经网络。强悍的用户标签和算法只是基础,推荐人对几乎所有品类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和大众审美的契合度则是真正的画龙点睛。我们仍不知道各家的音乐推荐里有多少是基于编辑,多少是基于神经网络算法。以Apple music来说,这两个推荐是分开的,尽管无论花多久调教AI似乎都不能推荐我喜欢的新歌,相对来说每周更新的编辑推荐就正常得多(尤其是老歌歌单)。网易云的’私人fm‘稍微靠谱一点,能看到用户调教的痕迹,但是其每日推荐和’随心听‘就令人一言难尽了,似乎编辑都是些对lofi-bass上瘾的初中生。无论哪个,都很难再让我回到用虾米时,每天都能听到喜爱的新歌的日子了。

我们再看看开头那两个问题,其实我现在更想问的是,作为用户我更愿意付费购买什么?是某首曲子,一段时间的订阅,还是买优质的内容推荐。另一个问题则是,在这个AI横行的时代,人力推荐是否还有竞争力?

GPT类AI是否能应用在音乐推荐?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GPT) 是这几个月最火爆的技术和话题,(鄙人是AI外行,仅聊聊普通人的理解)其特点在于

  1. 训练用的数据集极大,
  2. 训练后的模型可输入的数据极大,且可以结合语境(contextual information),
  3. Transformer 架构具有’注意力‘特性,能对输入的大量内容加入注意力权重,是实现前两功能的关键之一。

这看起来其实相当适合作为音乐推荐呀!音乐本身信息量就极大,用人工归纳总结太消耗人力,难度也高。GPT可以绕过人类总结音乐特性的工作,而直接读取音乐(可能是总谱,或频率信息?我们只能期待下一代GPT能张开耳朵啦!)这也比基于相似度推荐的算法更直接。’注意力‘的特性能让GPT像人类一样关注某些具有’相干性‘的信息。比如一首编曲极为复杂的流行乐,听者关注的可能只是其中1%的旋律进行或者和弦进行,剩下99%的音效、节奏都是陪衬。具有’注意力‘的AI可能能更好地总结出某首曲子好的点。再者,用户的音乐品味是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函数,变量之间互相影响,甚至对于用户听歌时的心情,生理状态都有关。而GPT看起来其实很适合处理这类大量且可能有冗余数据的问题。于此同时,如果你用过New Bing 就会发现GPT的回应甚至可以调整’精确性‘或是’创造力‘。也就是说AI能根据用户或者平台的调教自如的’迎合用户‘或者’驯服用户‘。同时,喂给AI大量的,小众的歌曲,它似乎也能取代那些虾米编辑部的老烧们,大浪淘沙找到沧海遗珠。这么看来GPT类AI音乐推荐似乎真的前景一片大好。

那么,我们还需要编辑吗?AI推荐是否会给所有人盖上茧房?AI推荐需要的巨大数据是否会侵犯用户隐私?GPT类AI推荐是否需要会带来更大的计算压力?它们是否会在审美上战胜阅曲无数的人类编辑,甚至引领人类审美大发展?想这些似乎还有点太早,也太中二,最后还是回到搁浅的虾米,聊聊资源白嫖怪的话题。

白嫖怪永生&后记

用户只愿意花最小成本听歌和音乐生产巨大的成本和风险是如今最难以解开的矛盾。作为一个工薪阶层,我很难想象那些硬盘里装了几万首曲子的老烧们所有曲目都是正版(简单算一下,一千张专辑大概是2万刀左右,够买一辆好车了)。尽管这和他们在设备上的开销可能近似,但是他们上p2p分享平台的行为无疑出卖了其白嫖怪的本质。同组的师弟也是老白嫖了,1T的硬盘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连个Spotify都不用。虾米最初就是这样的白嫖怪聚集地,爱好者们找到资源,上传平台,等版权方来要钱了,给点钱意思意思。这也是当初引发多位音乐人联合谴责虾米事件的原因。白嫖怪是杀不完的,十几年前热闹的音乐资源BBS,如今仍然灯火通明。数以万计的白嫖怪们宁可花钱买盗版,也不愿被QQ音乐多次付费折磨。这些依托百度网盘建立起来的BBS游离在监管的灰色地带,给无数坚信不为听歌花一分钱的白嫖怪们带来午夜的慰藉。但是可笑的是,他们还是得回答那个最初的问题,’听什么‘。

天呐噜,大学后第一次写比较严肃的内容,真还有点难啊,要是语文能好一点就好了。

参考资料

  1.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500515.html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908049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2-04/doc-ikftssap3505049.shtml
  4. https://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8/346323.s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21-02-05/doc-ikftssap4349434.shtml
  6.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011201431411871_1.pdf